河南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南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2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广播电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南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26所高校面向河南省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一、河南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南省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河南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河南本省开设广播电视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南师范大学(566分)、河南工业大学(551分)、中原工学院(544分)、郑州师范学院(531分)、商丘师范学院(52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南师范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66 |
2 | 河南工业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51 |
3 | 中原工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44 |
4 | 郑州师范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31 |
5 | 商丘师范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24 |
6 | 郑州经贸学院(民办)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487 |
2、河南广播电视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南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611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03分)、云南大学(603分)、扬州大学(592分)、上海政法学院(592分)、天津师范大学(590分)、石河子大学(583分)、苏州科技大学(581分)、天津财经大学(580分)、三峡大学(57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611 |
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603 |
3 | 云南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603 |
4 | 扬州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92 |
5 | 上海政法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92 |
6 | 天津师范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90 |
7 | 石河子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83 |
8 | 苏州科技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81 |
9 | 天津财经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80 |
10 | 三峡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一批 | 573 | ... |
17 | 齐齐哈尔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28 |
18 | 韩山师范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19 |
19 | 伊犁师范大学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17 |
20 | 龙岩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16 |
21 | 黑河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15 |
22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独立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15 |
23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独立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15 |
24 | 红河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13 |
25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独立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12 |
26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独立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二批 | 50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南省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河南招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和织物电子为特色优势,工、管、艺、理、文、经、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5年,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河南省管理,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
学校聚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2016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有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个专业通过认证(评估)。拥有河南省首批工业训练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学校工业设计学院获批为省级重点支持建设的设计学院。积极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促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本科TOP300)中位列全国第118名,河南省第5名,全国学院类高校第一名。2022年学校入选“河南省创新创业学院建设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
2、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俊辉、校长黄琦。
学校有光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32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2-2020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排行榜中,西南科技大学居全国44位。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有38个国家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土木工程等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有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8-2022“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66位。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七轮总排行榜中居第66位。学校构建了覆盖所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和非学历教育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示范服务中心、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3、伊犁师范大学
伊犁师范大学位于“塞外江南”——伊犁,是教育部、江苏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扎根边疆75载为社会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特别是为边疆基础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被誉为“天山脚下人才摇篮 伊犁河畔教育名校”。
科学研究:2018年以来,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09项,资助经费10681.77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814项,资助经费9179.54万元,横向项目95项,到校经费1502.23万元。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7项;出版著作20余部;申请专利216项;发表论文4490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691篇;被各级政府采纳的咨询报告13件。2023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获批国家艺术基金1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