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洋科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海洋科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闽江学院;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福建海洋科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福建海洋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福建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闽江学院(面向福州)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闽江学院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501 |
2 | 闽江学院(面向福州)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500 |
2、福建海洋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99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96分)、上海海洋大学(58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599 |
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596 |
3 | 上海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580 |
4 | 大连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493 |
二、在福建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闽江学院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1984年创办的闽江职业大学(简称“闽大”,含2001年并入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2010年,爱国华侨蔡继琨先生创办的福建音乐学院并入闽江学院。学校现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7万人,专任教师10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95%(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5.3%)。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68人(含柔聘),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2个。校园总面积229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1.9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79亿元,各类纸质图书208.02万册,电子图书226.13万册。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为国育才的初心不改,特色、高水平发展的定位不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不改,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本色不改,坚持弘扬“严在地大”的校风学风,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荣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组织奖”(全国仅10所),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毕业班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超60%。学校位列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15位。近三年,研究生省级以上竞赛获奖1241项,其中,国家级获奖516项。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5%以上,升学率(含出国)43.94%以上。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