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内蒙古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2025-04-10 17:22:54

内蒙古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8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交通大学。

内蒙古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内蒙古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内蒙古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内蒙古招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交通大学(543分)、太原理工大学(513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18分)、成都理工大学(485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472分)、西安科技大学(463分)、西安石油大学(450分)、东北石油大学(442分)、山东理工大学(398分)、防灾科技学院(39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西南交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543
2太原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521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518
4太原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513
5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485
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472
7西安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463
8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450
9东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一批442
10山东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98
11防灾科技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96
12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93
13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89
14黑龙江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86
15河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86
16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80
17河南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67
18长春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二批356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内蒙古招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8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400余人。其中,35人次获国家级人才称号,161人次获省级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学校还有一支由4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7人。

2、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是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倡导创立,最早建设、长期布局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历程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举办的兰州测绘钻井训练班。

学校是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

3、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单位,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87项。获职务发明专利579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698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9项,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1项成果获评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学校主办有《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建设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7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相关推荐: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