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保险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保险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4所。在本省,只有兰州财经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保险学专业;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甘肃省招生保险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财经大学。
一、甘肃保险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保险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甘肃保险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甘肃招生保险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兰州财经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兰州财经大学 | 保险学 | 本科批 | 488 |
2、甘肃保险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甘肃招生保险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财经大学(573分)、湖南大学(571分)、江西财经大学(478分)、天津理工大学(440分)、湖北中医药大学(416分)、山东工商学院(405分)、福建江夏学院(405分)、武夷学院(394分)、绥化学院(373分)、新疆财经大学(36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财经大学 | 保险学 | 本科批 | 573 |
2 | 湖南大学 | 保险学 | 本科批 | 571 |
3 | 江西财经大学 | 保险学 | 本科批 | 478 |
4 | 天津理工大学 | 保险学 | 本科批 | 440 |
5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保险学 | 本科批 | 416 |
6 | 山东工商学院 | 保险学 | 本科批 | 405 |
7 | 福建江夏学院 | 保险学 | 本科批 | 405 |
8 | 武夷学院 | 保险学 | 本科批 | 394 |
9 | 绥化学院 | 保险学 | 本科批 | 373 |
10 | 新疆财经大学 | 保险学 | 本科批 | 365 |
11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 保险学 | 本科批 | 356 |
12 | 三亚学院 | 保险学 | 本科批 | 337 |
13 | 泰山科技学院 | 保险学 | 本科批 | 33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甘肃省招生保险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甘肃招生保险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重要的财经类院校,是黄河流域上游唯一一所具有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财经大学。学校起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甘肃职工财经学院并入兰州商学院;2002年,甘肃冶金工业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4年,甘肃省计划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设立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东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547.22万元。校园绿化面积31.54万平方米,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6万册、电子图书837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
2、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突出。拥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含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近五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9项。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算力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2023年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
3、山东工商学院
现有教职工140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62人,博士550人,长江学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等省级人才50余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人。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青创科技计划”团队12个、省级“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1个。
学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级创业教育示范校、山东唯一全国首批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单位、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现有17个二级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2000余人。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一流课程3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省级一流教材9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3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2人,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11计划)3项。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学生获全国最美基层毕业生、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全国青年创业先锋等荣誉,大学生创业中心被省妇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授予“首批‘雏凤’巢单位”,被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评为“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