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能源动力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黑龙江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9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能源动力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而在省外,有17所高校面向黑龙江省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一、黑龙江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黑龙江省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黑龙江能源动力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黑龙江本省开设能源动力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哈尔滨工程大学(570分)、东北农业大学(51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70 |
2 | 东北农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10 |
2、黑龙江能源动力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黑龙江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21分)、西北工业大学(618分)、山东大学(601分)、中南大学(594分)、南京理工大学(583分)、北京科技大学(573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63分)、武汉理工大学(561分)、西南交通大学(557分)、中国矿业大学(53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621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618 |
3 | 山东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601 |
4 | 中南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94 |
5 | 南京理工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83 |
6 | 北京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73 |
7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63 |
8 | 武汉理工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61 |
9 | 西南交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57 |
10 | 中国矿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36 |
11 | 燕山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506 |
12 | 江苏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487 |
13 | 广东工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485 |
14 | 华北理工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453 |
15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 | 438 |
16 | 南京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类 | 本二批 | 414 |
17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类 | 本二批 | 37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黑龙江省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黑龙江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东北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2个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8个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建校至今,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2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
2、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进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为国防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标准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哲社基地)75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某型车载炮武器系统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并列装部队;首创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快速计算方法,建立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合成了全球首个氮五阴离子盐,成果在《Science》《Nature》发表,引领国际新型高能含能材料发展;发明高温PST钛铝单晶,攻克钛铝合金室温脆性大和服役温度低两大国际性难题,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发展;研制出国内首个固态图像增强器件和红外图像信号处理专用芯片。“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71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实现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全覆盖。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USNews2023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30位,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中国高校第137位。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已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万余名应用创新型人才,涌现出国防、海军现代化建设一系列大国重器以及LNG船、豪华客滚船、邮轮、极地邮轮、科考船的总建造师、总工艺师等行业精英。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7项;获批教育部“四新”建设项目4项。获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性奖项1500余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4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4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1项、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捧得全国“优胜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位列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贡献力榜单第45名。毕业去向落实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