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语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德语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1所。在本省,只有福州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德语专业;而在省外,有20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德语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外国语大学。
一、福建德语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德语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福建德语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福建招生德语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福州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福州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588 |
2、福建德语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德语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外国语大学(628分)、华东师范大学(618分)、华东政法大学(612分)、西南大学(604分)、中国海洋大学(600分)、湘潭大学(576分)、上海理工大学(569分)、西安外国语大学(548分)、武汉科技大学(546分)、大连外国语大学(51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628 |
2 | 华东师范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618 |
3 | 华东政法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612 |
4 | 西南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604 |
5 | 中国海洋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600 |
6 | 湘潭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576 |
7 | 上海理工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569 |
8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548 |
9 | 武汉科技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546 |
10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518 |
11 | 绵阳师范学院 | 德语 | 本科批 | 496 |
12 | 吉林师范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482 |
13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 | 475 |
14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 德语 | 本科批 | 458 |
15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德语 | 本科批 | 457 |
16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德语 | 本科批 | 455 |
17 | 安徽外国语学院 | 德语 | 本科批 | 454 |
18 | 河北外国语学院 | 德语 | 本科批 | 453 |
19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德语 | 本科批 | 453 |
20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德语 | 本科批 | 45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德语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福建招生德语专业的大学简介
1、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以及境外50个国家、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培育建设国际暨港澳台合作联合实验室;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面向30余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学生出国(境)访学项目覆盖95%以上的学院;聘请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在校任教。学校现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对台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成建制双向联合培养模式成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点。
2、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今军工路校区)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创建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今复兴路校区)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3、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现任党委书记王喜库,校长杨小天。
学校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舒适,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配套齐全。现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4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99个实验室。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5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7.31亿元。图书馆藏书229.01万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