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1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合肥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59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南大学。
一、安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安徽本省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合肥工业大学(619分)、安徽大学(599分)、安徽建筑大学(51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合肥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19 |
2 | 安徽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99 |
3 | 安徽建筑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11 |
4 | 巢湖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73 |
2、安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南大学(656分)、大连理工大学(639分)、湖南大学(636分)、河海大学(622分)、南京邮电大学(617分)、深圳大学(607分)、河北工业大学(605分)、太原理工大学(599分)、上海电力大学(581分)、西安理工大学(58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56 |
2 | 大连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39 |
3 | 湖南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36 |
4 | 河海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22 |
5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17 |
6 | 深圳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07 |
7 | 河北工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605 |
8 | 太原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99 |
9 | 上海电力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81 |
10 | 西安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 | 581 | ... |
50 | 赣南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68 |
51 | 成都师范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62 |
52 | 黄淮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59 |
53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54 |
54 | 晋中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53 |
55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47 |
56 |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36 |
57 | 青岛滨海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36 |
58 | 上海建桥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二批 | 433 |
59 |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 | 电梯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43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8项,居全国第28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8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发布二期最新研究成果《论语》中两篇重要文献;《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
2、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1956年,学校应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创建,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连交通大学远交大交通学院。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建有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
3、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因光而生,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研制者薛鸣球等18位院士曾在校任教或学习,为学校积淀了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由学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