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山西招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所。在本省,只有山西农业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山西省招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山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山西省招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山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山西招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山西农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山西农业大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二批 | 433 |
2、山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山西招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64分)、北京林业大学(545分)、南昌工程学院(464分)、甘肃农业大学(434分)、内蒙古农业大学(42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一批 | 564 |
2 | 北京林业大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一批 | 549 |
3 | 北京林业大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一批 | 545 |
4 | 南昌工程学院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二批 | 464 |
5 | 甘肃农业大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二批 | 434 |
6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二批 | 432 |
7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二批 | 42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山西省招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山西招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廖允成、校长(院长)张强。
专家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学校(院)坚持实施“人才优先、人才强校”战略,为改革发展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有教师、科研人员及职工4374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1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43人,博士生导师175人,硕士生导师1196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项目获得者1人、教学名师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2人、岗位科学家17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神农青年英才3人,“青年三晋学者”7人,省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3人,省科技功臣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9人。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近年来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52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多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学术课外竞赛等顶级赛事国家第一级别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万人,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28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学研究和科技平台建设实力雄厚,成果丰硕。积极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在极具林草特色的国家战略科技平台体系上取得重大突破。共建林业行业仅有的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包括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木育种与生态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92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80个校级平台在内的全方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获批承建全球规模最大、储存数量最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学校在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乡生态系统等五大系统上成为国家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50余项。“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18项,获全国性学会社会力量奖一等奖4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6项,课题121项;获资助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98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重点项目11项,联合基金项目8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总计35.85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