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22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内蒙古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121所高校面向内蒙古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合肥工业大学。
一、内蒙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内蒙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内蒙古本省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内蒙古工业大学(492分)、赤峰学院(389分)、呼伦贝尔学院(34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492 |
2 | 赤峰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89 |
3 | 呼伦贝尔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54 |
4 | 呼伦贝尔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53 |
5 | 呼伦贝尔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49 |
2、内蒙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内蒙古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合肥工业大学(576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574分)、深圳大学(573分)、南京邮电大学(572分)、安徽大学(571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70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69分)、中国传媒大学(568分)、太原理工大学(565分)、南京师范大学(55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合肥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76 |
2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74 |
3 | 深圳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73 |
4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72 |
5 | 安徽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71 |
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70 |
7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69 |
8 | 中国传媒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68 |
9 | 太原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65 |
10 | 南京师范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557 | ... |
112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6 |
113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5 |
114 | 黑龙江工商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5 |
115 | 长春建筑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3 |
116 | 哈尔滨石油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3 |
117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2 |
118 | 三亚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2 |
119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2 |
120 | 黑龙江财经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1 |
121 | 长春光华学院(民办)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 | 33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内蒙古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呼伦贝尔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地处祖国北疆,坐落在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呼伦贝尔市,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4人、留学生22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81人,其中专任教师69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24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59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58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7人、教学团队8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7项。35名教师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6人。
2、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联合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各类智库共28个。牵头建设天津市“西青大学科技园”,实施科技强校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杰青、优青、科技部重点研发、军民融合及各类国家级项目300余项,投入研发经费11亿余元,获得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自然指数位列全国高校百强。近年来,学校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企业类项目2455项,金额总计12.32亿元。
3、浙江海洋大学
学校现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纸质图书20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5.26亿元。设有11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A类1个、省一流学科B类6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8个。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7356人;教职工1607人,其中专任教师12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3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6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202人。拥有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紧密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需要,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为战略目标,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园区、海洋科技引智载体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具有深邃涵养、勇立潮头海洋品格的一代英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