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苏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6所。在本省,有9所高校开设了应用统计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而在省外,有37所高校面向江苏省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江苏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苏省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江苏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江苏本省开设应用统计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1分)、江苏科技大学(562分)、南通大学(553分)、无锡学院(530分)、常州工学院(52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601 |
2 | 江苏科技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62 |
3 | 南通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53 |
4 | 无锡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30 |
5 | 常州工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21 |
6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19 |
7 | 徐州工程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08 |
8 | 盐城工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08 |
9 | 泰州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96 |
2、江苏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江苏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624分)、河北工业大学(616分)、安徽大学(586分)、长春理工大学(578分)、江西财经大学(577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570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567分)、浙江农林大学(565分)、天津中医药大学(563分)、安徽农业大学(55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624 |
2 | 河北工业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616 |
3 | 安徽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86 |
4 | 长春理工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78 |
5 | 江西财经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77 |
6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70 |
7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67 |
8 | 浙江农林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65 |
9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63 |
10 | 安徽农业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559 | ... |
28 | 昆明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99 |
29 | 乐山师范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98 |
30 | 湖南工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94 |
31 | 湖南文理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93 |
32 | 新乡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91 |
33 | 玉林师范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86 |
34 | 伊犁师范大学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77 |
35 | 楚雄师范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71 |
36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61 |
37 | 厦门工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批 | 46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苏省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江苏招生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无锡学院
无锡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2年5月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立足无锡、融入产业、面向区域、服务发展”的办学定位,构建了无锡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600余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100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拥有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省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集成电路可靠性技术及检测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开放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2、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4个学科进入前3‰);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37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142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7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523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38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新光波导材料”研究成果刊载在Science期刊;学校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位居省属高校本级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46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3、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曾先后隶属水利电力部、水利部,现为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学校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成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4年恢复本科办学,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是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瑶湖和彭桥两个校区,校园土地面积130.4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97万平方米,在金溪县建有科教基地。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省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坚持一流学科引领,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高水平大水利、大电力学科群,不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现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水利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林业、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工商管理、应用统计、出版、设计、翻译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学科为江西省“十三五”“十四五”一流学科,是江西省高校水利工程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为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学科。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博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点。工程学为ESI前1%学科,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为ESI潜力学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