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安徽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大专院校排名(附分数线)

2025-01-07 11:12:46

安徽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6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而在省外,有2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大专院校排名(附分数线)

一、安徽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安徽本省开设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文史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04分)、皖西卫生职业学院(314分)、池州职业技术学院(30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养生保健专科批405
2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养生保健专科批404
3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科批314
4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科批302
5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科批265

2、安徽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18分)、北京培黎职业学院(30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养生保健专科批418
2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科批303

二、在安徽招生专科批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院校简介

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的芜湖市中医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全国同类院校率先独立升格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整合卫生教育资源,2006年、2012年,芜湖市委、市政府先后将市中医医院、市口腔医院成建制整体划归学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日益增强、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学校现为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安徽省联合培养普通专升本学生试点院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安徽省“双高”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目前学校正在奋力创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弋江、三山校区,占地面积938亩。学校设有中医学系、药学系、康复保健系、护理系、口腔医学系、临床医学系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办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学、药学、护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29个专科专业,做到了医学国控专业全覆盖。学校现有在校生10428人,专任教师559人(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210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2人,其中教授1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232人,其中博士15人。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另有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特色专业、骨干专业、示范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5个,省级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4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2个。

2、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全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医药卫生类普通专科学校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湖北省优质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等荣誉称号,先后确定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数字校园实验校”“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及“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临床医学院团总支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

3、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原北京培黎职业大学基础上设立,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市属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院设置9个系,29个高职教育专业,在校生2000余人。

学院以“为黎明而培训”、“教书育人”为宗旨,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坚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建设和产业发展,立足北京、依托中关村、服务基层;坚持依法治校、诚信办学、规范管理,以“为国家分忧,为家长解难,为青年学生成才铺路”为己任,实践“社会公办、平民大学、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办学理念;以高端服务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院学生参加北京市专升本考试的录取率超过60%,居本市同类高校前列;学院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体,工程、文化艺术类专业相互支撑、财经商贸、双语学前教育、信息技术、艺术传媒和民生服务5个专业群协调发展的格局,奠定了学院内涵发展、特色立校、品牌强校的坚实基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