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江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2025-04-01 08:44:25

江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西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82所。在本省,有13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江西财经大学;而在省外,有69所高校面向江西省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

江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江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西省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江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江西本省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江西财经大学(571分)、华东交通大学(559分)、江西理工大学(542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535分)、赣南师范大学(529分)、豫章师范学院(519分)、南昌工程学院(513分)、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496分)、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493分)、南昌理工学院(49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江西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71
2华东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59
3江西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42
4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535
5赣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529
6豫章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519
7南昌工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513
8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96
9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93
10南昌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90
11江西工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6
12南昌交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4
13江西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1

2、江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江西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人民大学(644分)、河海大学(594分)、华南师范大学(594分)、北京语言大学(590分)、南京财经大学(577分)、江苏大学(570分)、安徽师范大学(565分)、河北师范大学(561分)、三峡大学(560分)、西安财经大学(56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644
2河海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94
3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94
4北京语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90
5南京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77
6江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70
7安徽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65
8河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61
9三峡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60
10西安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批560
...
60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6
61广州新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6
62广州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4
63西安欧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2
64广东培正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0
65长春财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0
66桂林信息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80
67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77
68三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76
69海口经济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二批473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西省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江西招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简介

1、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曾先后隶属水利电力部、水利部,现为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学校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成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4年恢复本科办学,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是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瑶湖和彭桥两个校区,校园土地面积130.4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97万平方米,在金溪县建有科教基地。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省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充分发挥水利电力办学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现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9个,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和其他省级科研创新平台7个。国家级学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江西省电子学会挂靠我校。国家级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特聘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林草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学校主动融入浙赣粤大运河工程,积极参与特高压入赣工程,在水工程安全、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智能电网等领域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应用推广。深化校地合作,与江西省水利厅、抚州市、赣州市水利局、九江市水利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强校校合作,与上海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校院合作,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省科学院等开展战略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与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江西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近五年纵向科研项目100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500余项,科研项目到账总经费超2.4亿元。其中,国家基金项目85项、揭榜挂帅项目4项,校企合作项目《我国南方香料樟树高效种植与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批为江西省2020年度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成立金溪科教基地和金溪区域综合检测中心,推动樟树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在江西、广西、云南等地推广种植,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学校获批为江西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众创空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工信部组织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中获评良好。

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省财政厅协管的全日制财经类本科院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760亩主校区地处湖南湘江新区,位于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梅溪湖畔,雷锋校区位于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雷锋街道。学校是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高校、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和“湖南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历年来考生报考率、第一志愿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致力于服务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将90%以上招生计划用于招录省内学生,文科(历史)类考生招录人数连续五年均居湖南同批次高校首位。学校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1.56%,在全省同层次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近年学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超70%,15%以上的毕业生进入省内各级财政税务系统和银行工作;超过30%的毕业生被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等录取。自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毕业生,活跃在湖南财政、会计、金融、证券等领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重要的财经类院校,是黄河流域上游唯一一所具有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财经大学。学校起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甘肃职工财经学院并入兰州商学院;2002年,甘肃冶金工业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4年,甘肃省计划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设立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甘肃省“一核三带”战略、“四强”行动和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的部署,加强智力支撑和协同创新,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8项,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21篇,出版专著、著作教材120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2项,其中,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35项,首届国家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依托科学研究基地(平台)和学科科研融合团队,与省直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省内外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定西市人民政府、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或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主动服务区域发展,咨政报告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13项、提案类15项、内参采纳类9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在相关领域得到转化运用。

相关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