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北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4所。在本省,只有邢台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河北省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一、河北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北省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河北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河北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邢台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邢台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482 |
2、河北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北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592分)、西安科技大学(551分)、新疆大学(乌鲁木齐市)(546分)、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545分)、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527分)、兰州财经大学(517分)、东华理工大学(516分)、福建农林大学(512分)、青海师范大学(西宁市)(501分)、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市)(49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92 |
2 | 西安科技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51 |
3 | 新疆大学(乌鲁木齐市)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46 |
4 |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45 |
5 | 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27 |
6 | 兰州财经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17 |
7 | 东华理工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16 |
8 | 福建农林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12 |
9 | 青海师范大学(西宁市)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501 |
10 | 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市)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497 |
11 | 太原师范学院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494 |
12 | 伊犁师范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466 |
13 | 西藏农牧学院(林芝市)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本科批 | 46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北省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河北招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大学简介
1、邢台学院
学校始建于1910年,前身是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2002年更名为邢台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06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2亿元,图书总数165.5万册。现有56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科普基地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全日制在校生17666人,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92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52项。
科学研究频获突破。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10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外国院士工作站1个,挪威籍在站院士白勇荣获2022年河北省燕赵友谊奖。五年来,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6项;出版专著83部;获授权专利63项,发明专利8项;教师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科技人才选派248人;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励180项。
2、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109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务实重行的教育传统,培养了25万余名毕业生。以“宽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导向,学校大力推进一流本科建设,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入选首批国家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形成了规模稳步扩大、布局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研究生教育新格局,在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中连续三年获评A等。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
3、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和位于成渝地区发展腹地遂宁市的遂宁校区。
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举办有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交叉学科等十二个学科门类。建设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中国史、物理学、化学),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4个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学),5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艺术学、外国语言文学),82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建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2个,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1个,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四川省新型智库1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2个,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