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云南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8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
一、云南社会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云南省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云南社会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云南招生社会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人民大学(650分)、中山大学(632分)、厦门大学(627分)、华东师范大学(625分)、华中科技大学(617分)、中央民族大学(613分)、中央财经大学(610分)、上海大学(605分)、华东政法大学(600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9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50 |
2 | 中山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32 |
3 | 厦门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27 |
4 | 华东师范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25 |
5 | 华中科技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17 |
6 | 中央民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13 |
7 | 中央财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10 |
8 | 上海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05 |
9 | 华东政法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600 |
1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590 |
11 | 安徽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586 |
12 | 华中农业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584 |
13 | 南京农业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584 |
14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572 |
15 | 中南民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567 |
16 | 西南民族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558 |
17 |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计划) | 社会学类 | 本一批 | 555 |
18 | 重庆工商大学 | 社会学类 | 本二批 | 50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云南省招生社会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云南招生社会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华东师范大学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中法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4所孔子学院和2所独立孔子课堂。
2、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弘扬“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办学路径。
3、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国家级24个),环境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0%。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0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815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976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79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49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2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国家级科研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124位,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