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广东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2025-01-12 18:07:51

广东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10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而在省外,有5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广东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东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东本省开设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475分)、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408分)、茂名职业技术学院(389分)、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389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8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475
2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408
3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89
4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89
5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85

2、广东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漳州职业技术学院(421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94分)、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87分)、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387分)、漯河职业技术学院(381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421
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94
3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87
4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87
5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8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东招生专科批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普通高等公办全日制专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叶剑英元帅在兼任华南垦殖局局长期间创办的华南垦殖局机务学校,1977年经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广东省农垦干部学校,198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开始举办大专学历教育,1989年经原农业部批准挂牌“农业部华南农垦干部培训中心”,1993年更名为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更名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立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依托农垦、面向广东、辐射全国,服务农垦产业转型升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服务定位,围绕“国内一流、世界水平、凸显热带农业产业特色、树立中国职业教育品牌”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稳规模、提质量,坚持以“农”为特色发展优势,“工、商”两翼协调发展的道路。 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12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2年入选广东省“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高职院校“创新强校”考核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名,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被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8年荣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教学资源”等三个全国50强。入选《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60强”“服务贡献典型学校60强”“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三大榜单。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创新型)示范基地”“BTEC大中华区优秀示范中心”“广东省高校十大校园文化品牌”、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标杆学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第二批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 学校设粤垦和增城两个校区,热带农林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继续教育学院等3个教学单位。设有南亚热带休闲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准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食品中有害物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热带作物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设有招生专业50个,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8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7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2个、省一流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7个、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6项、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9门,省级优秀继续教育网络课程8门,省级优质课程1门;全国职业院校“战疫课堂”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0项;国家规划教材3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 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2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人,珠江学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巾帼女标兵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省级教学名师9名,“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名,“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南粤优秀教师16名,省级青年教师2名,省级专业领军人才4名,省级高层次技能兼职教师43名。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奖励9项,省级奖励111项,一等奖数量及获奖总数全省第一。 学校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弘扬和传承农垦精神薪火,打造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筑梦园”。由师生共同创作舞台剧《突破•北纬十七度》,获省级“百部党员教育优秀电视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三年的满意度达到了97%。近三年,学生获由政府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300余项,含国家级近20项、省级一等奖80余项,其中,2023年“互联网+”创新创业省赛获2银2铜,“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体育竞赛成绩名列广东高职第一,全国前列。2023年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学校男、女篮均获得冠军,其中女篮获5连冠。 学校获国家专利230件,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省部级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政策咨询中心1个,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3项。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级科研立项数,排名全国高职16位,全省第5位。 学校牵头成立了广东省南亚热带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与广东农垦等龙头企业紧密合作,获评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校牵头成立了南亚热带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聚焦人才培养,汇聚各方资源,构建产教共育人才新模式,为广东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立项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数字农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先后成立“广东农垦经济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广东农垦综合类职业农工培训基地”“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等,每年培训镇村干部、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等3万人。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首批农业涉外培训合作交流点认定名单(广东省高职唯一)。1个项目入选2023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介名单。首次成功入选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培育辅导名单。依托广东农垦海外企业,合作建立3个“海外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太平洋岛国开展农业技术官员和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每年为驻外企业及太平洋岛国培训2000余人。 学校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工作,与英国、德国、美国、马来西亚开展长期合作,引进中英合作项目,建设有国内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BTEC教育中心。获评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典型院校、亚太职业院校特色合作示范项目、“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教育基地、全球最具影响力BTEC中心,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项目3个。着力建设“鲁班工坊”和“中文+职业技能”学习中心,聚焦开发国际认可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建设中泰橡胶高新科技示范园和热带农业现代产业学院。学校被评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典型院校”(全国仅30所)。 展望未来,学校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政校行企协同,积极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形成“校企一体,共营共兴”的办学模式,多维度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构筑多样化教育平台,为将学校建设成为热带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职院校不懈努力!(数据更新2023年12月)

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行政主管部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教学业务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和管理。学校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2013年10月,贵港职业学院并入。原广西轻工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贵港职业学院的前身贵港市师范学校始建于1904年。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1342人,学校办学底蕴深厚,曾三度举办全日制本科教育(依次为:1960年7月举办的广西化工学院,1978年3月举办的广西轻工业学院,1978年11月举办的广西石油化工学院),是广西办学历史悠久和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效显著,是广西首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高校。长期与123家广西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先后牵头成立了广西最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贵港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其中,广西工业职教集团荣获自治区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等荣誉。与玉柴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二级学院4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及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制度试点校,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试点高校。

3、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原名安徽省合肥粮食学校,始建于1964年,现隶属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02年,更名为安徽经济技术学校,2004年,原安徽省粮食干部学校并入。2007年5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安徽商贸工程技师学院。2012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置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由此步入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行列。

充分发挥由我院牵头组建的安徽经济技术职教集团作用,大力推进“校中企”“企中校”建设。与安徽省粮食集团共建“订单班”,与青松食品建立“冠名班”。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