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北招生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只有河北科技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封装技术专业;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河北省招生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河北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北省招生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河北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河北招生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河北科技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北科技大学 | 电子封装技术 | 本科批 | 539 |
2、河北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北招生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71分)、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566分)、南昌航空大学(56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封装技术 | 本科批 | 571 |
2 | 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 | 电子封装技术 | 本科批 | 566 |
3 | 南昌航空大学 | 电子封装技术 | 本科批 | 562 |
4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电子封装技术 | 本科批 | 559 |
二、在河北招生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2427亩,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秉承“兴业、尽责”的校训和“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学校是河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6项,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9项,获批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2项。5个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北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9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4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77位、河北省第2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居省属高校前列,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陈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等优秀校友,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大学富豪校友排行榜百强高校。
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700余亩。学校在南宁市设立了桂电南宁研究院。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22万余册,电子图书282万余种,数据库90余个,中外文期刊(含纸质、电子)39000余种。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
3、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USNews2023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30位,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中国高校第137位。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已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万余名应用创新型人才,涌现出国防、海军现代化建设一系列大国重器以及LNG船、豪华客滚船、邮轮、极地邮轮、科考船的总建造师、总工艺师等行业精英。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7项;获批教育部“四新”建设项目4项。获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性奖项1500余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4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4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1项、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捧得全国“优胜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位列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贡献力榜单第45名。毕业去向落实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