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1所。在本省,只有福建中医药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而在省外,有20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福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福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福建招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福建中医药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55 |
2、福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660分)、广州中医药大学(585分)、河南中医药大学(550分)、济宁医学院(550分)、陕西中医药大学(547分)、广西中医药大学(544分)、湖南中医药大学(540分)、安徽中医药大学(538分)、江西中医药大学(537分)、山东中医药大学(53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660 |
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85 |
3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50 |
4 | 济宁医学院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50 |
5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47 |
6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44 |
7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40 |
8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38 |
9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37 |
10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37 |
11 | 华北理工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30 |
12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24 |
13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24 |
14 | 南昌医学院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23 |
15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17 |
16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489 |
17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472 |
18 | 新疆第二医学院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470 |
19 | 新疆医科大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460 |
20 |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福建招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含4所直属附属医院)60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教授)、1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5名全国名中医、3名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4名青年岐黄学者、2名“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6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1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拥有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教师等,1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与政府共建医院8所,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0家。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还是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连续10年位居“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100强”榜首,连续5年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科技量值第一。第三附属医院是广东省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为医院的龙头专科。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3、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41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724人,高级职称740人。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人,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金师14人,国贴、核心、省管、省名中医等专家学者200余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3个。有硕导984人、博导51人、兼职博导39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4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6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贵州省民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