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6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牡丹江大学。
一、广西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西本省开设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99分)、桂林山水职业学院(264分)、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2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专科批 | 299 |
2 |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专科批 | 264 |
3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专科批 | 227 |
2、广西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牡丹江大学(290分)、荆州理工职业学院(288分)、海口经济学院(20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牡丹江大学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专科批 | 290 |
2 |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专科批 | 288 |
3 | 海口经济学院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专科批 | 20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专科批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院校简介
1、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公办中职学校、国家示范校、国家级重点、广西五星级学校、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牵头,以混合所有制形式举办的高职院校。2007年成立以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办学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发展定位,以“新工科服务新产业”为使命,秉持“明理精工,返本开新”的校训和“德技并举,立业立人”的办学理念,坚定“执着理工,创新理工”的特色自信,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学校在2018年-2021年连续四年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在2022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2017-2021全国一般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校全国排名41位;在2017-2021年全国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校高居全国第2位,同时也是唯一一所进入榜单前20位的广西高校;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22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35位,广西第2位。2021年荣获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3项,其中“职业院校‘四方协同、四化驱动’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等2项获一等奖,1项获二等奖。
2、牡丹江大学
学校性质 国家公办院校。198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牡丹江大学在素有“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美誉的牡丹江市正式创办,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首批地方高校之一,是由牡丹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综合类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办学36年来,牡丹江大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兼具、工服结合、专业齐全的综合型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十余万高素质人才,具有良好的办学声誉。
地理位置 城市优势明显。牡丹江大学坐落在著名旅游城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中心地带,周边1—3个小时的车程内可及世界级著名景区黑龙江省的镜泊湖、中国雪乡、亚布力、俄罗斯远东名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吉林省长白山等著名景区和城市。这里高铁通达,拥有东北地区第四大机场;这里物产丰富、特产众多;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环境优美,夏天酷而不热清爽宜人,冬天寒而不冷童话世界,是修学研读胜地。
3、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21年与荆州教育学院(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是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合并后实行“一校三区”办学。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非全日制学生一万五千余人。
学校将始终遵循“厚德、励学、笃行、立业”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乐道笃行”的理工精神。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并举之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建设“双高”职业院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