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动化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自动化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4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自动化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大学;而在省外,有22所高校面向辽宁省招生自动化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一、辽宁自动化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自动化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辽宁自动化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辽宁本省开设自动化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大学(629分)、大连海事大学(61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北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29 |
2 | 大连海事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10 |
2、辽宁自动化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辽宁招生自动化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73分)、西北工业大学(659分)、国防科技大学(658分)、北京邮电大学(653分)、山东大学(653分)、中南大学(652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46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636分)、北京科技大学(634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73 |
2 | 西北工业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59 |
3 | 国防科技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58 |
4 | 北京邮电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53 |
5 | 山东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53 |
6 | 中南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52 |
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46 |
8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36 |
9 | 北京科技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34 |
10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33 | ... |
13 | 武汉理工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23 |
14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21 |
1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20 |
16 | 北京化工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11 |
17 | 长安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09 |
18 | 重庆邮电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08 |
19 | 郑州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606 |
20 | 武汉科技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598 |
21 | 济南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582 |
22 | 桂林理工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科 | 53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辽宁省招生自动化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辽宁招生自动化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持续优化“国家—省部—校级”三级科研平台体系布局,现已形成装备精良、开放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基地集群。截至目前,学校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60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35个市级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按照“搭平台,建团队,育人才,出成果”的工作思路,学校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努力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全力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型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建设引擎注入强劲动力,在促进交通科技进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兴校强校之路,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智慧能源联合研究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多领域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推动高校之间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3、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近年来,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8.4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主要聚焦核心办学功能提升,是学校传承办学文化、筑牢发展根基、扩大办学影响的主阵地,是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业的核心校区。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办学,依托地方区域和产业优势,是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新工科办学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科研试验基地和水下科学实验中心正在建设中,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新域新质科研试验能力,是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