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南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南农业大学;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河南省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大学。
一、河南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南省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河南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河南本省开设植物生产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南农业大学(515分)、河南科技大学(农林类)(51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南农业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15 |
2 | 河南农业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15 |
3 | 河南科技大学(农林类)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13 |
2、河南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南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大学(600分)、吉林大学(596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89分)、青海大学(578分)、东北农业大学(569分)、石河子大学(558分)、长江大学(550分)、山东农业大学(529分)、重庆三峡学院(506分)、吉林农业大学(49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600 |
2 | 吉林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96 |
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89 |
4 | 青海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78 |
5 | 东北农业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75 |
6 | 东北农业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69 |
7 | 石河子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58 |
8 | 长江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50 |
9 | 山东农业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31 |
10 | 山东农业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一批 | 529 |
11 | 重庆三峡学院 | 植物生产类 | 本二批 | 506 |
12 | 吉林农业大学 | 植物生产类 | 本二批 | 498 |
13 | 安顺学院 | 植物生产类 | 本二批 | 47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南省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河南招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古都,牡丹花城”洛阳,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近年来,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338项。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三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80项,其中2022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1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35位;在2022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金奖2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33位,荣获全国“优胜杯”;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曾八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2023年获得国赛特等奖1项。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近年来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52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多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学术课外竞赛等顶级赛事国家第一级别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万人,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28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教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9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0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3项。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高绍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赵春江、李培武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4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