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湖南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2025-03-28 13:14:51

湖南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3所。在本省,只有湖南工程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12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华大学。

湖南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湖南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湖南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湖南工程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南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454

2、湖南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华大学(607分)、天津工业大学(566分)、新疆大学(544分)、南通大学(536分)、温州大学(533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28分)、西安工程大学(516分)、大连工业大学(501分)、青岛大学(489分)、嘉兴学院(48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607
2天津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566
3新疆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544
4南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536
5温州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533
6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528
7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516
8大连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501
9青岛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489
10嘉兴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485
11河南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449
12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批440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南省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从2020年起,列为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高校。

学校现有主校区和书院路校区2个校区,依江傍湖,环境幽雅,墨韵书香。校园占地面积1830.6亩,建筑面积57.6万㎡,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标兵校园”。学校坚守工程教育73年,积淀深厚,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2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0个专业学院和荣誉学院——苏步青学院。先后孕育3所本科院校,2011年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举办温州肯恩大学,2016年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温州商学院,2021年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温州理工学院。  学校现有茶山和学院路2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学校产权占地面积1973.43亩、校舍面积105.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0.7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3.31万册、电子图书190.73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和资料数据库77个。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416人,其中专任教师1512人(博士1007人,占66.60%)。拥有全职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国家引才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青、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8人,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81人,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省首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国家级教书育人模范。生态环境学科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内外25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生态学学科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化学入选省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B类。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校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1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级科研重点项目48项,其他国家项目887项。出版各类著作432部。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6个,拥有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4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85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我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服务地方担当有为。学校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中国专利金奖2项,在新能源、生态环保、低压电器、软弱土地基、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大力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依托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特色智库,深化金融综合改革、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华侨华人等方面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咨政建言作用。共建14个地方研究院和1个瑞安研究生院,其中承担运营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4个。共建附属学校13所,有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文化建设全面繁荣。学校弘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校友曾联松的爱国精神,创编歌剧《五星红旗》,建成国内高校首个国旗教育主题广场。建成温籍数学家长廊、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大力弘扬数学家文化。持续深化南戏、域外汉文献、文学基本问题、温州学、瓯江山水诗路等特色研究,深入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温州发绣”研究,“发绣外交”享有盛誉。学校建有十大文化高地、十大科创高地、十大社科高地,深入推动文化育人、科研育人,激发师生创新发展活力。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学校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院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分别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联合成立“国际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际水资源与水生态研究中心”,有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国际合作。在意大利创建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获批浙江省“丝路学院”;在泰国东方大学开设孔子学院,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合作举办独立孔子课堂;与台湾中华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项目,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专业本科项目。学校是国务院侨办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先后获批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温州大学)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侨益保护研究基地,举办“浙江华侨网络学院”,侨教育积淀深厚、侨研究实力雄厚、侨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秉承“厚培德本、深濬智源,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办学传统,弘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扎根温州、服务浙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驱动、科研兴校、学城联动、国际发展、依法治校、党建引领八大战略,朝着高质量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奋勇前进。

3、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食品、轻工、纺织、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和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大连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并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9年,学校入围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百强高校。2021年,学校获批备案“大连市众创空间”。2022年,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获批首轮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基地。2023年获批辽宁省众创空间、辽宁省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46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91项,并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学校还拥有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基地、辽宁省众创空间、辽宁省创新创业学院、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大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现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200余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首批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研究生)3门,省级一流课程18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8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9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省级职业教育“十四五”第二批规划教材3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24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数字化项目立项7项、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5项。2021年,朱蓓薇院士主编的《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研究生优秀导师团队2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相关推荐: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