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葡萄牙语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山东招生葡萄牙语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0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一、山东葡萄牙语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山东省招生葡萄牙语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山东葡萄牙语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山东招生葡萄牙语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577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69分)、天津外国语大学(565分)、湖北大学(551分)、安徽师范大学(532分)、赣南科技学院(483分)、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477分)、大连外国语大学(466分)、河北外国语学院(464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46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葡萄牙语 | 1段 | 577 |
2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葡萄牙语 | 1段 | 569 |
3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葡萄牙语 | 1段 | 565 |
4 | 湖北大学 | 葡萄牙语 | 1段 | 551 |
5 | 安徽师范大学 | 葡萄牙语 | 1段 | 532 |
6 | 赣南科技学院 | 葡萄牙语 | 1段 | 483 |
7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 葡萄牙语 | 1段 | 477 |
8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葡萄牙语 | 1段 | 466 |
9 | 河北外国语学院 | 葡萄牙语 | 1段 | 464 |
10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葡萄牙语 | 1段 | 46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山东省招生葡萄牙语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山东招生葡萄牙语专业的大学简介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校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791人(截至2024年5月7日),博士、硕士研究生5907人,外国留学生576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10000多人。 历史沿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的广州外国语学院(1970年10月至1977年11月曾称“广东外国语学院”)和1980年12月成立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先后分别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划转广东省管理。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1996年4月成立的广东财经职业学院(1996年4月至2001年7月曾称“广东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现有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白云山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白云山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 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 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92人,专任教师139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54.9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96.99%。教师队伍中,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8人次,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国家科技部“外国青年计划”项目资助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入选广东省省级人才计划99人次;先后聘用“云山学者”494人,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33人。此外,学校还聘有23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26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设有74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33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含1个交叉学科),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分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学校上榜2024-2025 U.S.News全球最佳院校。 人才培养
2、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于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迄今已有60年历史。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回应时代需求,响应国家号召,服务民族复兴,在强国建设中展现“大外作为”。学校应国家外交事业需求而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拥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事、外经外贸、教育科技等领域,服务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回应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需求,为国家培养实战型拔尖创新人才,先后有百余名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工作。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设有东北地区首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和“新文科数字人文创新实验室”。现有45个科研机构,其中在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机构12个、市级科研机构8个。2018年以来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8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53个优秀科研成果获辽宁省政府奖,400余项学术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学校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东北亚外语研究》《语言教育》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语言学类扩展期刊和入库期刊。
3、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是省内唯一一所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外语类本科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经过30余年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省内外语语种最多、国内广受好评、国际合作广泛的民办本科高校。
办学条件优良。学校坐落于“冰城”哈尔滨市松北区,校园占地面积65.4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90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1.7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43.9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64485.32万元。校内体育馆、游泳馆、健身中心和美术馆、音乐厅等文体设施齐全,建成华为国内首例二代全光网络,实现教学区、公共区和运动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在已有2.84万平方米实践教学中心基础上,又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新建1.56万平方米实践教学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