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互联网金融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苏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1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互联网金融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泰州学院;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江苏省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工业大学。
一、江苏互联网金融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苏省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江苏互联网金融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江苏本省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泰州学院(499分)、宿迁学院(494分)、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46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泰州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99 |
2 | 宿迁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94 |
3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69 |
4 | 三江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67 |
2、江苏互联网金融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江苏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工业大学(555分)、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467分)、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462分)、昆明文理学院(458分)、大连财经学院(45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工业大学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555 |
2 |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67 |
3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62 |
4 | 昆明文理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58 |
5 | 大连财经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57 |
6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57 |
7 | 黑龙江财经学院 | 互联网金融 | 本科批 | 45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苏省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江苏招生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三江学院
三江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
三江学院在创建时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原南京工学院院长钱钟韩教授出任首任董事长,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出任名誉校长,并亲笔题写了“唯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校训,东南大学陶永德教授担任首任校长。2003年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学校在原董事会基础上改组成立理事会,由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原江苏省教委主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陈万年教授任理事长、校长、党委书记,著名社会活动家、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生前任学校名誉理事长。学校现任校党委书记封超年教授、校长吴中江教授。
2、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现有教职工22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1人、副高级职称5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职工916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88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3.73%),各类国家级人才25人次、省级人才154人次。1名教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全国仅4人)、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近三年,学校3个学科领域7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学校有24位学者入选。
3、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前身为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于2000年,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校。学校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本科学校,现有在校本专科生近1.2万余人。
学校以建筑业、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工为主,形成工、管、艺、文、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布局。学校牢固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五实”教育。学校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实施“一本两育”,在潜移默化中将理想信念、责任担当、服务基层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每一个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