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气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电气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8所。在本省,只有重庆移通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电气类专业;而在省外,有18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电气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一、重庆电气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电气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重庆电气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重庆招生电气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重庆移通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重庆移通学院 | 电气类 | 本科 | 434 |
2、重庆电气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重庆招生电气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34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24分)、四川大学(622分)、北京交通大学(619分)、上海大学(598分)、贵州大学(578分)、东北林业大学(567分)、浙江工业大学(561分)、燕山大学(551分)、西安理工大学(54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634 |
2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电气类 | 本科 | 624 |
3 | 四川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622 |
4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619 |
5 | 上海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98 |
6 | 贵州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78 |
7 | 东北林业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67 |
8 | 浙江工业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61 |
9 | 燕山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51 |
10 | 西安理工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47 |
11 |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合作) | 电气类 | 本科 | 544 |
12 | 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合作) | 电气类 | 本科 | 543 |
13 | 长江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41 |
14 | 陕西科技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36 |
15 | 湖南工业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518 |
16 | 上海电机学院 | 电气类 | 本科 | 499 |
17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487 |
18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电气类 | 本科 | 47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电气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重庆招生电气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措施有力。创新探索“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聚力打造战略科研力量,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44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十五”以来,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43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430余项。
3、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6个,省级科研平台5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平台30个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2人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和教学名师58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4个和教学名师14人、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