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9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63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一、安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安徽本省开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工业大学(510分)、安徽建筑大学(496分)、滁州学院(470分)、皖西学院(466分)、马鞍山学院(44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工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10 |
2 | 安徽建筑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496 |
3 | 滁州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70 |
4 | 皖西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66 |
5 | 马鞍山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1 |
6 | 合肥城市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8 |
7 | 皖江工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8 |
2、安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615分)、太原理工大学(576分)、江苏科技大学(575分)、长沙理工大学(571分)、扬州大学(571分)、西安工业大学(564分)、青海大学(558分)、华侨大学(557分)、常州大学(555分)、重庆交通大学(55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615 |
2 | 太原理工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76 |
3 | 江苏科技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75 |
4 | 长沙理工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71 |
5 | 扬州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71 |
6 | 西安工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64 |
7 | 青海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8 |
8 | 华侨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7 |
9 | 常州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5 |
10 | 重庆交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5 | ... |
54 | 喀什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5 |
55 | 塔里木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5 |
56 | 南昌交通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4 |
57 | 湖北工程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6 |
58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6 |
59 | 天津仁爱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2 |
60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8 |
61 | 长春建筑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7 |
62 | 闽南理工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7 |
63 | 宁夏理工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皖西学院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底蕴深厚的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六安市。学校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第一届文明校园、安徽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校以应用型学科建设为引领,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药学”学科为安徽省一流学科、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学科,“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学科为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培育学科。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2项,省部级项目520余项。现有科研创新平台56个,其中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皖西学院研究基地、数据智能与大别山乡村振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试验站、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林下作物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23个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3项。
2、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随后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承“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弘扬“甘当路石、进无止境”办学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争创一流,努力建设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知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为交通运输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1951年创建于北京,前身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先后搬迁至河北省岳城水库、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2009年实施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河南省唯一一所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人才培养“滋兰树蕙,禹脉相承”。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7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基地)10个;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35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建校73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50余万名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陈雷、鄂竟平、李国英连续三任水利部部长,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雨果奖”“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刘慈欣等海内外各领域杰出校友,赢得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华水人;哪里有华水人,哪里就有骄人的业绩”的美誉。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是首批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首批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