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苏招生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97所。在本省,有47所高校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而在省外,有155所高校面向江苏省招生财务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财经大学。
一、江苏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苏省招生财务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江苏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江苏本省开设财务管理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602分)、南京师范大学(583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90分)、南京审计大学(578分)、江苏大学(563分)、扬州大学(563分)、苏州科技大学(556分)、江苏师范大学(552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547分)、南京工程学院(54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602 |
2 | 南京师范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602 |
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90 |
4 | 南京师范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83 |
5 | 南京审计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78 |
6 | 江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63 |
7 | 扬州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63 |
8 | 苏州科技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56 |
9 | 江苏师范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52 |
10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47 | ... |
38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92 |
39 | 三江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90 |
40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89 |
41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89 |
42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88 |
43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88 |
44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87 |
45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86 |
46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83 |
47 | 南通理工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82 |
2、江苏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江苏招生财务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财经大学(631分)、上海政法学院(592分)、宁波诺丁汉大学(581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576分)、湘潭大学(568分)、东北财经大学(566分)、安徽财经大学(560分)、华侨大学(560分)、温州大学(555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55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财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631 |
2 | 上海政法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92 |
3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81 |
4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76 |
5 | 湘潭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68 |
6 | 东北财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66 |
7 | 安徽财经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60 |
8 | 华侨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60 |
9 | 温州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55 |
10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553 | ... |
146 | 广州软件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47 | 河北科技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48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49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50 | 兰州工商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51 | 柳州工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52 | 南宁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53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54 | 西安思源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155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 财务管理 | 本科批 | 47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苏省招生财务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江苏招生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简介
1、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分别与德国、英国、美国、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芬兰奥卢大学、英国斯克莱德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荷兰撒克逊应用科学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办学;目前是“中芬应用科学大学联合会”、“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等联盟成员高校;获批省教育厅“十四五”首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个,入选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2个。学校依托特色学科和行业优势,主动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科技孵化机制,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学会商会合作,实现了应用型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发展。近年来,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江宁区联合打造“环天印湖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列入江宁重点战略规划,联合多家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宜兴产业学院,与中机联、中电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燕山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进行战略合作。重视做好校友工作,组建20个地区校友联谊会,引导广大校友关心支持学校发展。
2、山东航空学院
山东航空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镇师范学校,2004年改建为滨州学院,2012年、2018年分别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3年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构建起以应用型学科链为主体,以服务航空学科群和服务区域学科群为两翼,以理学、信息、人文学科群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学科布局。重点打造交通运输工程、生态学为主干学科的“246”雁阵式学科结构,形成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教、艺协同发展、航空特色和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体系。建有应用数学、生态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交通运输、资源与环境、数字经济、体育、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设计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3、滁州学院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城市之一,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皖北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等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滁州学院。2014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2017年以良好状态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多科协调、应用本位、信息见长”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等17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2个,拥有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2023年起,17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4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拥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凤阳花鼓)传承基地、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1个。“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4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