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7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口腔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安徽医科大学;而在省外,有59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口腔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医学部。
一、安徽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口腔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安徽本省开设口腔医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安徽医科大学(605分)、蚌埠医学院(573分)、皖南医学院(56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医科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05 |
2 | 蚌埠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573 |
3 | 皖南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562 |
2、安徽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口腔医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医学部(683分)、复旦大学医学院(675分)、武汉大学(664分)、中山大学(660分)、山东大学(647分)、中南大学(654分)、空军军医大学(648分)、南方医科大学(642分)、天津医科大学(639分)、厦门大学(63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87 |
2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83 |
3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75 |
4 | 武汉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64 |
5 | 中山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60 |
6 | 山东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54 |
7 | 中南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54 |
8 | 空军军医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48 |
9 | 山东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47 |
10 | 南方医科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一批 | 642 | ... |
50 | 湘南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511 |
51 | 山西医科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509 |
52 |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503 |
53 | 新疆第二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502 |
54 | 齐鲁医药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501 |
55 | 长沙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498 |
56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489 |
57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481 |
58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477 |
59 |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二批 | 47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口腔医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口腔医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皖南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地处有着“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的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学校目前为安徽省重点支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包括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唐•新修本草》的尚志钧教授;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学说”提出者、我校遗体捐献第一人的汪桐教授,以及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一代代皖医人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2、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迈入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思想再解放、目标再明确、能力再提升、作风再转变、力量再凝聚,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3、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榜单,2021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3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16万多册,电子图书161万多册,音视频材料9000多小时,订有纸质期刊800多种,可用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