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针灸推拿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青海招生针灸推拿学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6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青海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青海省招生针灸推拿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青海针灸推拿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青海招生针灸推拿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473分)、浙江中医药大学(426分)、陕西中医药大学(407分)、南昌医学院(404分)、山东中医药大学(400分)、宁夏医科大学(398分)、江西中医药大学(388分)、长春中医药大学(387分)、湖南中医药大学(385分)、甘肃医学院(38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473 |
2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426 |
3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407 |
4 | 南昌医学院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404 |
5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400 |
6 | 宁夏医科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98 |
7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88 |
8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87 |
9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85 |
10 | 甘肃医学院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84 |
11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83 |
12 | 济宁医学院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79 |
13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69 |
14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58 |
15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54 |
16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 | 35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青海省招生针灸推拿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青海招生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瑶琪,校长唐志书。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制药、药学、公共事业管理、英语、康复治疗学、法学、工商管理、药事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生物工程、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骨伤科学16个本科招生专业。
2、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宁夏医学院。1962年改称宁夏大学医学系。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搬迁至银川,与宁夏大学医学系合并重建宁夏医学院。2002年,宁夏卫生学校、宁夏护士学校并入宁夏医学院。2008年8月,学校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宁夏医科大学。至此,学校成为宁夏唯一的医学高等教育学府。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有教职员工及医护等人员78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433人(含临床教师)。有博士生导师180人,硕士生导师1150人,全日制在校生13612人(含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留学生)。有雁湖、双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700亩,设有18个教学机构,11个科研教辅机构,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2所教学实习医院。
3、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拥有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拥有“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方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药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近五年(2019-2023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602项,获得纵向经费11.94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582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