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所。在本省,只有广州城市理工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而在省外,有8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广东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东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广东招生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广州城市理工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488 |
2、广东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8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93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91分)、昆明理工大学(546分)、金陵科技学院(533分)、桂林理工大学(52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593 |
2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591 |
3 | 昆明理工大学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546 |
4 | 金陵科技学院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533 |
5 | 桂林理工大学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529 |
6 | 天津商业大学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509 |
7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496 |
8 | 上海建桥学院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本科批 | 48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东招生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前身是创建于2005年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2011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2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6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6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双百工程”、组建学科团队等措施,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已形成了一支以学校自有教师为主、以兼职教师为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0余人次。
2、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1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先后隶属原高等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学校现已建成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正在全力推进嵩明新校区建设,总占地面积5418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2000年以来,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发展成果亮点纷呈。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8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牵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35项;出版论著2472本、专利授权19349件;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04个,地厅级平台6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省创新团队等72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2023年科研总规模30.99亿元。
3、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原名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81名,其中正高级150名,副高级301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09名。拥有国家级人才6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2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5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资助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现有兼职博导13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