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黑龙江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0所。在本省,有9所高校开设了应用化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农业大学;而在省外,有62所高校面向黑龙江省招生应用化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黑龙江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黑龙江省招生应用化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黑龙江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黑龙江本省开设应用化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农业大学(483分)、黑龙江大学(420分)、东北石油大学(410分)、齐齐哈尔大学(410分)、黑龙江科技大学(36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北农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483 |
2 | 黑龙江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420 |
3 | 东北石油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410 |
4 | 齐齐哈尔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410 |
5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68 |
6 | 大庆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58 |
7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55 |
8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52 |
9 | 黑河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36 |
2、黑龙江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黑龙江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87分)、合肥工业大学(565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46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45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43分)、兰州大学(542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42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528分)、西南大学(526分)、华中农业大学(52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87 |
2 | 合肥工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65 |
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49 |
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 | 546 |
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45 |
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43 |
7 | 兰州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42 |
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42 |
9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28 |
10 | 西南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 | 526 | ... |
53 | 温州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70 |
54 | 西北民族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70 |
55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69 |
56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63 |
57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54 |
58 | 兰州文理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44 |
59 | 青海民族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42 |
60 | 湘南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36 |
61 | 西藏农牧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32 |
62 | 昌吉学院 | 应用化学 | 本二批 | 32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黑龙江省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黑龙江招生应用化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8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22年再次获批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16个学科入选建设序列,外国语言文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8个学科入选培育建设学科。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4亿元,馆藏图书43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2、合肥工业大学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千人一名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成效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持续广泛追踪报道。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9项。4部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1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5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4万余人,有9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荣获“互联网+”金奖、“挑战杯”金奖等一系列优异成绩。学校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各项榜单前列,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TOP100中位列第8位。
3、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2010年学校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四川省等部省级科技平台33个。学校参与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成功获批碳汇与地质固碳研究部。牵头成立国际大型滑坡研究协会(iRALL)等国际学术组织,承担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简称DD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宜居地球演化和行星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正刊。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地调计划、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一大批重要项目。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奖项共计1087项(次),其中国家级奖项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