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11所。在本省,有8所高校开设了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福建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福建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福建本省开设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8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422分)、厦门城市职业学院(414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402分)、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99分)、漳州城市职业学院(39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422 |
2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414 |
3 |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402 |
4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399 |
5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392 |
6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338 |
7 |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312 |
8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230 |
2、福建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苏州职业大学(416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408分)、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26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苏州职业大学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416 |
2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408 |
3 |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专科批 | 26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福建招生专科批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的院校简介
1、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福建省教育厅,1920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历经集美学校水产科、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集美水产专科学校和福建省集美水产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等办学阶段,是我国最早培养水产航海技术人才的摇篮之一。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平安校园、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始终秉承行业办学传统,坚持服务海洋、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全面对接福建省海洋产业链构建“大海洋”特色专业体系,布局水产养殖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文化旅游、人工智能、国际商贸等7大海洋特色专业群。近年来,主持建设水产养殖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2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参与建设3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在“金平果”高职专业排行榜中,学校渔业类专业位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水产养殖技术、学校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一,港口与航运管理、船舶检验、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商检技术专业位列全国前五。
2、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1981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市属公办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和1912年的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勤、勇、忠、信”校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成就教师、成就学生。学校坚持质量为先,坚定精准发展,推动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创新、融合共赢。
学校主动融入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和江苏经济国际化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中澳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会计专业项目是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工程。入选江苏外国留学生优才计划、江苏德国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十四五”江苏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等省级品牌项目。成立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交流中心、东南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南非亨通智能制造学院、马来西亚工业机器人学院、霍姆斯格兰学院苏州发展中心,当选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获批江苏省教育厅郑和学院项目,开展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在江苏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次,办学案例多次入选《江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校企共育海外技能人才做法在国内多所院校推广应用。开展意大利威尼斯、刚果布黑角等友城项目,助力中外友城友谊。
3、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江门西江之滨,占地面积1100多亩,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是“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2022年度全国品牌影响力高职院校”(全省仅3所高职入选)。学校以“厚德、尚能、笃学、致用”为校训,秉承“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办学理念,2018年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20年跻身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150强,2022年入选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2023年“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跃升至全省高职院校A类第15位,7个专业上榜GDI智库高职专科A档专业(列全国第199位、全省第13位)。
学校极力构建“政校会园企+侨”协同联动长效机制。与台山市共建新宁学院,与市政协共建江门市政协委员学院。牵头组建的江门市职业教育联合会(江门市职业教育集团),是广东省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教育社会团体。与江门国家高新区共建市域联合体,持续加强与江门市火炬创业园、新会智能制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等产业园区深度合作;与海尔集团签订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与中石化、华为、联通、海目星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一批产业学院;建成广东省首个华为 5G 移动通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与中车、海信、德昌电机等头部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班人才培养。学校入选工信部根技术联合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基地,“教育部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首批共同体成员、全国工商联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国家新闻动漫传播示范平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激光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分别被工信部认定为产教融合专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依托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双向赋能 打造政校园行企+侨命运共同体》获评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优秀案例。近年来,学校积极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有省市级以上科研平台21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学校与市侨务部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侨情咨询研究院,助力“侨都赋能”工程,为地方提供强有力的侨务智力支撑,形成具有鲜明“侨”特色的“二引入三服务”(引入侨乡优秀文化,引入华侨资源办学;服务地方政府、侨资企业、华侨华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