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航通信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民航通信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3所。在本省,只有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民航通信技术专业;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民航通信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一、湖南民航通信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民航通信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民航通信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湖南招生民航通信技术专业(文史类)的省内专科批院校只有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民航通信技术 | 专科批 | 425 |
2、湖南民航通信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民航通信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411分)、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36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民航通信技术 | 专科批 | 411 |
2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民航通信技术 | 专科批 | 411 |
3 |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民航通信技术 | 专科批 | 361 |
二、在湖南招生专科批民航通信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73年,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军队定向培养军士定点高校,主要承担为军队培养定向军士,为军队装备保障和地方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
学院现有跳马、圭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2.66万余册。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基础教育、军士教育管理学院、体育工作(教学)部等8个教学院部,开设有飞行器维修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空中乘务等22个专业。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有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个、骨干专业4个、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3个、教学资源库3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4门,立项“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2部,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楚怡”文化传承基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师空间课堂等建设项目70余项。建有集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航空科普教育、体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湖南航空馆。
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是民航内最早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作为民航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家队、主力军、主基地,学校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民航专业门类最全、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水平最高,享誉国内、在东南亚民航有着较高影响力的职业院校,为我国民航强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空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以“三出四型五基地”为目标,开办“白云大讲堂”,拟牵头成立民航产教联盟、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联盟等,逐步建立起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开发应用、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近五年,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6项,市厅级项目121项;在飞机结构修复、飞机结构防腐、通用航空运营、民航法律法规、航空产业政策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民航科技创新团队。
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是民航内最早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作为民航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家队、主力军、主基地,学校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国民航专业门类最全、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水平最高,享誉国内、在东南亚民航有着较高影响力的职业院校,为我国民航强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空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以“三出四型五基地”为目标,开办“白云大讲堂”,拟牵头成立民航产教联盟、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联盟等,逐步建立起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开发应用、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近五年,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6项,市厅级项目121项;在飞机结构修复、飞机结构防腐、通用航空运营、民航法律法规、航空产业政策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民航科技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