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导航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导航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所。在本省,只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导航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导航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武汉大学。
一、广西导航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导航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导航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广西招生导航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导航工程 | 本一批 | 509 |
2、广西导航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导航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武汉大学(645分)、北京建筑大学(522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45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武汉大学 | 导航工程 | 本一批 | 645 |
2 | 北京建筑大学 | 导航工程 | 本一批 | 522 |
3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导航工程 | 本二批 | 458 |
二、在广西招生导航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科学研究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79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同等级别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共计72项。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学校持续推进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深圳市桂电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政产学研平台建设。学校大力推进桂电南宁研究院建设,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桂电力量”。
2、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88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3、北京建筑大学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拥有近千余亩美丽校园。西城校区占地167亩,大兴校区占地96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9.02万平方米。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特色与魅力。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9万册、在线阅览的电子图书190万册,大型开放的电子文献数据库63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较为齐全的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196人,其中专任教师782人,高级职称教师474人,教授169人,博士生导师7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项目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项目2人,北京学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中科院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获得梁思成建筑奖1项、世界人居奖1项,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0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