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26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天津工业大学。
一、贵州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天津工业大学(531分)、南京工业大学(507分)、西安科技大学(503分)、武汉工程大学(497分)、湖南工业大学(494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89分)、苏州科技大学(489分)、安徽理工大学(486分)、安徽工业大学(478分)、哈尔滨理工大学(4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天津工业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531 |
2 | 南京工业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507 |
3 | 西安科技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503 |
4 | 武汉工程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497 |
5 | 湖南工业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494 |
6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489 |
7 | 苏州科技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489 |
8 | 安徽理工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486 |
9 | 安徽工业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478 |
10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一批 | 476 | ... |
17 | 湖南工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44 |
18 | 沈阳化工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33 |
19 | 辽宁科技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27 |
20 | 西北民族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22 |
21 | 大连工业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20 |
22 | 吉林建筑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16 |
23 | 天津城建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16 |
24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10 |
25 | 萍乡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05 |
26 | 营口理工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二批 | 40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校本部教学占地3200亩,合肥办学占地340亩。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4余万名,陈鲸、卢秉恒、彭苏萍、袁亮、陈湘生五位本科生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2、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曾用名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沈阳工业学院等,先后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部、中央兵工总局、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4年更为现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49人,含聘任到高级职称专任教师834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33人;有双聘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2人;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省学术头雁、省“百千万人才”百千层次、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130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教学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7个。
3、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为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52年,时名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组建沈阳化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1978年恢复沈阳化工学院建制,2010年更为现名。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党委荣获“辽宁省先进党组织”、全省高校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创建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设立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牵头成立世界工程热化学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设立“工程热化学奖”。与朝阳市、营口市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在海城市转化40万吨菱镁矿闪速轻烧成套技术和替代进口的阻燃型氢氧化镁生产技术,带动社会投资十余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