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山东招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4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山东农业大学;而在省外,有21所高校面向山东省招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山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山东省招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山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山东本省开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山东农业大学(528分)、青岛农业大学(509分)、山东农业工程学院(48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山东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28 |
2 | 青岛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09 |
3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486 |
4 | 潍坊科技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471 |
2、山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山东招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05分)、西南大学(601分)、南京农业大学(599分)、东北农业大学(595分)、中国农业大学(591分)、四川农业大学(583分)、海南大学(579分)、宁夏大学(571分)、石河子大学(554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4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605 |
2 | 西南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601 |
3 | 南京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99 |
4 | 东北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95 |
5 | 中国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91 |
6 | 四川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83 |
7 | 海南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79 |
8 | 宁夏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71 |
9 | 石河子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54 |
10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47 | ... |
12 | 福建农林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30 |
13 | 沈阳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26 |
14 | 安徽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20 |
15 | 山西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16 |
16 | 山西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16 |
17 | 甘肃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501 |
18 | 云南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493 |
19 | 新疆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487 |
20 | 塔里木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483 |
21 | 西藏农牧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 | 1段 | 48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山东省招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山东招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简介
1、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教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平均在39%以上,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近年来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52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多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学术课外竞赛等顶级赛事国家第一级别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万人,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28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中国农业大学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现已自主设置营养与健康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图书情报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等。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1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1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部级综合试验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权益服务、引领学风建设,引导学生规范有序地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学校现有学生社团86家,包含思想政治类、志愿公益类、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创新创业类等多种类型。学校按照“一团一品”原则,着力打造学生社团特色品牌活动,引导和支持各类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尽展其才、彰显风采。当前我校学生社团已成为一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我校学生社团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团队”“榜样100全国最佳大学生社团”“全国百强社团”等百余项荣誉称号。学校持续聚焦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3000余名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等200余项荣誉称号。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热情不断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