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吉林招生农业电气化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5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江苏大学。
一、吉林农业电气化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吉林省招生农业电气化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吉林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吉林招生农业电气化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江苏大学(508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392分)、内蒙古农业大学(375分)、山西农业大学(360分)、塔里木大学(33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江苏大学 | 农业电气化 | 一批A | 508 |
2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农业电气化 | 二批A | 392 |
3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农业电气化 | 二批A | 375 |
4 | 山西农业大学 | 农业电气化 | 二批A | 360 |
5 | 塔里木大学 | 农业电气化 | 二批A | 338 |
二、在吉林招生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大学简介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简称“八一农大”)始建于1958年,由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主持创办并任首任校长。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66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杂粮生产与加工”“玉鹅种养生态农业”2个省“双一流”特色学科,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学科2023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5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
2、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1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自治区高校美育公共艺术教育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优质精品课程4门。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8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3项。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个。获批自治区首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个。首批自治区级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近三年,获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64部,获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建设研究项目4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6项,承担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自治区级122项。
3、塔里木大学
塔里木大学创建于1958年10月。学校是由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创办,他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创业示范高校”,201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进入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4年成为来华留学生招收和培养单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教育戍边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新疆共命运,谱写了新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加强校地合作,积极融入阿拉尔大学城(教育园区)建设,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本、硕、博学生联合培养,形成了“9+1”联合培养新机遇。教育部先后安排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构建了“8+1”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