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海洋科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海洋大学。
一、甘肃海洋科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甘肃海洋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甘肃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海洋大学(483分)、大连海洋大学(413分)、闽江学院(40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483 |
2 | 大连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413 |
3 | 闽江学院 | 海洋科学类 | 本科批 | 409 |
二、在甘肃招生海洋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4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市级15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获得IFT食品专业国际认证专业1个,通过欧洲ASIIN本科工程认证专业4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通过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1个。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上海市一流课程36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等4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4个,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教学名师1名、示范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本科教学实习基地179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上海市级13项。2013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首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校是全国首批“易班”试点单位,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上海市教育改革实验奖一等奖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中心连续三轮被命名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入选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拥有大学生艺术团等各类文体、科技学生社团90余个;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近5年来,获得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2次金奖,3次银奖,多次获得全国艺术展演金、银奖,市级各类艺术类赛事60余项。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各类奖项8项,获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各类奖项40余项。建有校史馆(含三史馆、大学生校园文化展示馆)、博物馆(含水生生物科技馆、鲸馆、远洋渔业展示厅、“彩虹鱼”深海科普体验基地、“中国渔政206”)等文博育人场馆。
2、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传承发扬“水的精神”,凝聚形成了以“一训三风”为代表的大学文化,即“海纳百川、行稳致远”的校训和“自强进取、开放包容”的校风、“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教风、“明德尚学、志存高远”的学风。学校不断深化“红·绿·蓝”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精心打造“蓝色讲坛”等文化品牌项目,拥有“海洋之声合唱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海洋嘉年华等第二课堂活动,拥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海大青年抗疫突击队“风雪中移动的雕塑”事迹,所展现出的“信念坚定、风雨同舟、勇往直前、甘于奉献”青年抗疫突击队精神品格,成为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3、闽江学院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1984年创办的闽江职业大学(简称“闽大”,含2001年并入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2010年,爱国华侨蔡继琨先生创办的福建音乐学院并入闽江学院。学校现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7万人,专任教师10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95%(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5.3%)。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68人(含柔聘),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2个。校园总面积229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1.9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79亿元,各类纸质图书208.02万册,电子图书226.13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