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湖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2025-03-25 17:23:19

湖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北招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3所。在本省,有20所高校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北大学;而在省外,有84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东理工大学。

湖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湖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北本省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北大学(568分)、湖北工业大学(第06组)(560分)、武汉工程大学(第11组)(531分)、三峡大学(555分)、武汉纺织大学(545分)、江汉大学(536分)、武汉轻工大学(527分)、湖北师范大学(517分)、湖北文理学院(496分)、黄冈师范学院(49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68
2湖北工业大学(第06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60
3武汉工程大学(第10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58
4三峡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55
5武汉工程大学(第10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54
6武汉纺织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45
7江汉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36
8武汉工程大学(第11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31
9武汉轻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27
10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517
11湖北文理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96
12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96
13湖北民族大学(第04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89
14湖北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84
15湖北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80
16荆楚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78
17荆楚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74
18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56
19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51
20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37

2、湖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北招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8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东理工大学(第05组)(614分)、北京化工大学(616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615分)、上海电力大学(第02组)(605分)、太原理工大学(600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03分)、江南大学(602分)、福州大学(600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0分)、海南大学(59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27
2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16
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15
4华东理工大学(第05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14
5上海电力大学(第02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05
6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05
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03
8江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02
9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00
10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600
...
75安阳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79
76泉州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79
77淮南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78
78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78
79太原工业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77
80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77
81新疆科技学院(第06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69
82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56
83烟台南山学院(第03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50
84柳州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批429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北招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大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的湖北民族大学,正坚定的走内涵发展道路,为把学校建成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700余人,硕士生78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学校聚焦国家能源科技需求,取得了大批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新中国成立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刨煤机、第一台采掘机器人,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空气跳汰机、第一座重介质选煤车间,建成我国第一座干法选煤厂、第一个工业性地下气化基地,产生了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砌体梁”与科学开采理论、分形岩石力学理论、煤矿高分辨三维三分量地震探测技术体系、岩体大变形理论、矿井主要水害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等,在煤炭地下气化、精细水煤浆、煤制油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近10年,完成与煤炭科技相关重要课题150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6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8项。学校建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青海大学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涉及二级学科20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本科专业6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25门;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2个,省级虚拟教研室3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全国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头实验室6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部级科研平台36个,省级科研平台63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部省合建盐湖化工、生态农牧大型系列研究设施,青海乡村振兴学院。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3248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项,科研经费总计达21亿元,鉴定科研成果110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3项,省部级及以上奖143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方位、多领域、有特色、高水平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加入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泰中教育联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组织和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批“藏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青海)”。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马兰西亚理科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