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油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西招生石油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江西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西省招生石油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江西石油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江西招生石油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03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98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94分)、西南石油大学(575分)、成都理工大学(572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562分)、长江大学(557分)、西安石油大学(557分)、东北石油大学(531分)、重庆科技学院(51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603 |
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598 |
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594 |
4 | 西南石油大学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575 |
5 | 成都理工大学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572 |
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562 |
7 | 长江大学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557 |
8 | 西安石油大学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557 |
9 | 东北石油大学 | 石油工程 | 本科一批 | 531 |
10 | 重庆科技学院 | 石油工程 | 本科二批 | 512 |
11 | 延安大学 | 石油工程 | 本科二批 | 508 |
12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石油工程 | 本科二批 | 491 |
13 | 兰州城市学院 | 石油工程 | 本科二批 | 47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西省招生石油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江西招生石油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全面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地质报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美丽中国讲师团”“红色之声”等宣讲团队,建设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大学生长江大保护”“长江源科考”等品牌社会实践平台,打造“世界地球日”“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等地学科普平台。学校原创话剧《大地之光》11年巡演60余场并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特等奖,学校入选教育部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编钟艺术”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逸夫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校史馆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2、重庆科技大学
重庆科技大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设立重庆科技学院。2023年11月,教育部同意重庆科技学院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
学校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心区域,校园环境优美,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校园占地总面积169.47万平米,校舍总面积73.25万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5.5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有纸质图书210万余册,电子图书204万余册,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学校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第一批重庆市文明校园。
3、兰州城市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优化整合重组路易·艾黎1942年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1958年成立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而成的、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服务城市发展为办学目标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列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扎根陇原,科研强校学校现有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路易·艾黎研究中心、兰州智慧城市研究院等36个研究院(所),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兰州市科普基地2个、高校省级新型智库1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等高级别科研项目39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70余篇。先后获得中央宣传部地方优秀外宣品印刷类一等奖、教育部与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专利奖、甘肃青年科技奖等多项奖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