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化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天津招生化学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22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
一、天津化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天津市招生化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天津化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天津招生化学类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699分)、武汉大学(671分)、厦门大学(648分)、四川大学(647分)、山东大学(646分)、吉林大学(645分)、湖南大学(644分)、中国农业大学(642分)、华中师范大学(640分)、苏州大学(63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99 |
2 | 武汉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71 |
3 | 厦门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48 |
4 | 四川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47 |
5 | 山东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46 |
6 | 吉林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45 |
7 | 湖南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44 |
8 | 中国农业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42 |
9 | 华中师范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40 |
10 | 苏州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37 | ... |
1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25 |
14 | 郑州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24 |
15 | 南昌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08 |
16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04 |
17 | 云南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604 |
18 | 扬州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592 |
19 | 江苏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579 |
20 | 长江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563 |
21 | 湖北师范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558 |
22 | 济南大学 | 化学类 | 本科A | 55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天津市招生化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天津招生化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2、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余年来,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华东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127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3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354万册。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学校已连续13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校园)”光荣称号。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3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基地)5个。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近3000项。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入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上海市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