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浙江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71所。在本省,有26所高校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浙江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149所高校面向浙江省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厦门大学。
一、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浙江省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浙江本省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浙江工业大学(634分)、杭州师范大学(619分)、浙江工商大学(613分)、中国计量大学(600分)、浙江农林大学(596分)、温州大学(590分)、浙江中医药大学(588分)、浙江海洋大学(584分)、浙江科技学院(579分)、湖州师范学院(57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浙江工业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34 |
2 | 杭州师范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19 |
3 | 浙江工商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13 |
4 | 中国计量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00 |
5 | 浙江农林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96 |
6 | 温州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90 |
7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88 |
8 | 浙江海洋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84 |
9 | 浙江科技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79 |
10 | 湖州师范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78 | ... |
17 | 温州理工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53 |
18 | 丽水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51 |
19 | 衢州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49 |
20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39 |
21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28 |
22 |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28 |
23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26 |
24 | 浙江树人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24 |
25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20 |
26 | 宁波财经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15 |
2、浙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浙江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4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厦门大学(674分)、华东师范大学(669分)、上海财经大学(665分)、吉林大学(658分)、南京理工大学(655分)、东华大学(653分)、中国传媒大学(652分)、华中师范大学(651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49分)、南京农业大学(64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厦门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74 |
2 | 华东师范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69 |
3 | 上海财经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65 |
4 | 吉林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58 |
5 | 南京理工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55 |
6 | 东华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53 |
7 | 中国传媒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52 |
8 | 华中师范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51 |
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49 |
10 | 南京农业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646 | ... |
140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大数据工程技术 | 1段 | 506 |
141 | 天津仁爱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5 |
142 | 长春人文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5 |
143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4 |
144 |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4 |
145 | 三亚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4 |
146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3 |
147 | 广州工商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3 |
148 | 泰山科技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2 |
149 | 西安翻译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502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浙江省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浙江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管类学科为主,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2023年,学校入选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统计学入选省登峰学科建设名单,工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学校获批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多次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精品课程4门,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首届全国大学“最美慕课”1门。切实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以新机制建设泰隆金融学院、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英贤慈善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等。近年来,商大学子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大赛中屡屡折桂,在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2、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地处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经过77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煤矿工程师的摇篮”。学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应用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4191人,其中本科生2254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49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2年处于省内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坐落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避暑胜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学校前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被社会誉为环保系统的“黄埔军校”、环保人才的“绿色摇篮”,是1981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以生态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共建高校,是河北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是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第三批建设高校。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教授和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先生曾先后兼任院长。建校43年,学校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办学历史见证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1万人。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生态学系、环境艺术系、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体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继续教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学校围绕“美丽河北”建设目标,构建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为主干、“环境保护支撑类”“环境人文艺术类”为支撑的三大学科群。坚持需求导向,以产业链或产业链相关环节为主线整合构建了“环境管理、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等10个专业集群,体现了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特色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2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布局。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奖6项,获批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项目、“省四新”专项教研项目、省级英语教改研究专项等省级教研项目7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建设84项。在人才培养中,探索构建“四课联动、多元协同、文化浸润”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将环境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突出、专业基础坚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