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轻化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1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苏州大学。
一、广东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轻化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轻化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苏州大学(624分)、江南大学(603分)、天津工业大学(555分)、南京林业大学(554分)、长沙理工大学(553分)、南通大学(543分)、天津科技大学(541分)、武汉纺织大学(530分)、北京服装学院(525分)、大连工业大学(51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苏州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624 |
2 | 江南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603 |
3 | 天津工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555 |
4 | 南京林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554 |
5 | 长沙理工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553 |
6 | 南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543 |
7 | 天津科技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541 |
8 | 武汉纺织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530 |
9 | 北京服装学院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525 |
10 | 大连工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519 |
11 | 河南工程学院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 | 49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东招生轻化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未来校区四大校区,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66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超500万册;拥有丰富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215万余册,电子期刊192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1225万余册。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年来,刊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其转载量一直位居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名前十。2018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教育科学版)双刊同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2021年同时入编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核心(2021-2022版)来源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为CSSCI扩展版(2021-2022版)来源期刊。
2、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2024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0位,自然指数排名居内地高校第71位,ESI列内地高校综合排名第113位。
学校设有10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2000余人(含杏林学院),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6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形成了一批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等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3、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变更为艺术院校,2020年按照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办学发展政策明确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学校以设计学为龙头,工学为支撑,艺术和商科为两翼,艺、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文理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学校拥有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200余人,其中本科生58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目前共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学校设计学2019年被评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设计学和艺术设计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及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位列头部。2023年,“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获批北京市首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试点。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24个,其中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3年软科专业排名中,获评5个A+、5个A,7个专业位列前十。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集收藏、展示、修复、科研、教学等功能于一体。设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近300个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多年来均在5%以上,涌现出了例外、Grace Chen、UOOYAA、熙上等众多优秀设计师品牌,是活跃在行业前沿的创新力量代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