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交通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交通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41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一、贵州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交通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交通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交通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570分)、合肥工业大学(567分)、长安大学(565分)、广州大学(533分)、武汉科技大学(526分)、华东交通大学(521分)、江苏大学(518分)、南京工业大学(513分)、西华大学(507分)、中国民航大学(50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70 |
2 | 合肥工业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67 |
3 | 长安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65 |
4 | 长安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65 |
5 | 广州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33 |
6 | 武汉科技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26 |
7 | 华东交通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21 |
8 | 江苏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18 |
9 | 南京工业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13 |
10 | 西华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 | 507 | ... |
32 | 宁波工程学院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23 |
33 | 天津城建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23 |
34 | 吉林建筑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19 |
35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11 |
36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08 |
37 | 喀什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08 |
38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05 |
39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03 |
40 | 合肥学院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401 |
41 | 长春建筑学院 | 交通工程 | 本二批 | 37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交通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交通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广州大学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和新农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3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1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94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3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668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7人、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94人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311人。
2、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4.1万余人。学校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汇聚名师学者,建强师资队伍。学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80余人次。同时聘请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
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科学研究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79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同等级别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共计72项。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学校持续推进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深圳市桂电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政产学研平台建设。学校大力推进桂电南宁研究院建设,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桂电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