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虚拟现实技术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9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江西财经大学。
一、福建虚拟现实技术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虚拟现实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福建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江西财经大学(562分)、华东交通大学(554分)、山西传媒学院(481分)、南阳理工学院(477分)、重庆对外经贸学院(45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江西财经大学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562 |
2 | 华东交通大学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554 |
3 | 山西传媒学院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481 |
4 | 南阳理工学院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477 |
5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456 |
6 |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452 |
7 | 江西科技学院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449 |
8 | 三亚学院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431 |
9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 虚拟现实技术 | 本科批 | 431 |
二、在福建招生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的大学简介
1、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传媒学院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其前身是原广播电视部1983年建立的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在此基础上1990年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划转山西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设立山西传媒学院,成为全国第三所公办传媒类本科院校。2010年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学生,2016年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被山西省学位办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人才培养基地”,山西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山西省宣传干部培训基地”“山西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示范基地”,是教育部百所“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高校之一和山西省6所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设有山西电影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艺术设计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表演学院、视听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筹)、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戏剧影视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白燕升戏曲研究传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播中心等4个科研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信息中心、实践教学中心(影视制作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编辑部等6个教辅机构。
2、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原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重庆,在合川区和铜梁区建有3个校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是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重庆市首批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和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凸显对外特色,实行开放式办学,与泰国、韩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的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是重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示范校。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在校任课和讲学,常年开展师生留学游学访学和学生赴外带薪实习活动。
3、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校前身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原金华城乡建设学校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东阳学院基础上组建,2003年4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建校。201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名暂定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2021年8月,学校举办者变更,办学体制改为国有民办。2022年6月,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以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为指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严格落实从严治校方针,坚持人性化管理与从严治学相结合,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开展“始业教育”“四想四对照”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活动,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和动力,强化学生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入手,培育“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我校每年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2300多万元,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和经济困难学生。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学年)、浙江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国家助学金(浙江省:一档4500元/学年,二档2700元/学年)、退役士兵国家助学金(3300元/学年)以及校级各类奖助学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