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广西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2025-03-10 13:23:08

广西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电力大学。

广西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广西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西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电力大学(456分)、营口理工学院(403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38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本二批456
2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本二批403
3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本二批387

二、在广西招生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2、营口理工学院

营口理工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营口市人民政府与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建设营口大学园。经过四年孵化,2013年4月,由教育部批准建立营口理工学院。

学校位于营口市西市区,占地面积约1152亩,建筑面积29.89万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36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9.16%。在校生近8000人。现有本科专业26个,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应用化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3、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地处吉林省长春市。学校是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高校、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学校与440多家企业、200多家中职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政-校-企-校”合作育人机制,构建学校导师、企业导师、职业院校导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建有智能制造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省级专业特色学院、省级创新技术学院、现代机器人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各1个,智能汽车产业学院等校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拥有“1+X”证书试点项目27个,证书考核工种涵盖33个本科专业。学校推进大类招生,设立卓越师资班、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入选吉林省高校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秀案例3个,在省内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与韩国世翰大学、庆一大学、东新大学合作举办中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近五年,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项1472项。建校以来,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5万多名毕业生,省内职业院校专任教师2.8万人中有42%毕业于我校,大多数已成为教学和管理骨干。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去向落实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相关推荐: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