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48所。在本省,有11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贵州大学;而在省外,有139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物联网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贵州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物联网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贵州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贵州本省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贵州大学(551分)、贵州师范大学(459分)、贵州师范学院(431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425分)、凯里学院(418分)、兴义民族师范学院(415分)、贵州商学院(412分)、六盘水师范学院(408分)、贵州黔南科技学院(382分)、贵阳人文科技学院(3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贵州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51 |
2 | 贵州师范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459 |
3 | 贵州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435 |
4 | 贵州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431 |
5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425 |
6 | 凯里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418 |
7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415 |
8 | 贵州商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412 |
9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408 |
10 |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82 |
11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6 |
2、贵州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物联网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99分)、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587分)、暨南大学(587分)、河海大学(585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578分)、南京邮电大学(578分)、福州大学(571分)、郑州大学(569分)、深圳技术大学(552分)、天津工业大学(54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99 |
2 |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87 |
3 | 暨南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87 |
4 | 河海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85 |
5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78 |
6 | 南京邮电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78 |
7 | 福州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71 |
8 | 郑州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69 |
9 | 深圳技术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52 |
10 | 天津工业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 | 544 | ... |
130 | 沈阳科技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7 |
131 | 广东科技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5 |
132 | 厦门工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5 |
133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3 |
134 | 哈尔滨华德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3 |
135 | 无锡太湖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3 |
136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 物联网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373 |
137 | 长春建筑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2 |
138 | 上海建桥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本二批 | 371 |
139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物联网工程技术 | 本二批 | 371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转设前是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校于2001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1月获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是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4年12月,贵州大学与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举办科技学院协议。办学校址历经三次搬迁,2018年3月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规划占地面积1191.4亩。
近年来,学校整体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校友会2023中国民办大学(II类)院校中科技学院排名位居第30位,办学层次由区域一流独立学院跃升为中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社会声誉、影响力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办学成效明显。
2、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9.招生就业工作: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除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外大多在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1万余人,研究生4200余人,留学生240多人。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19万名。学校与航空、航发、商飞、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业单位和近40个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3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商飞公司。学校连续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
3、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并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建立的新民公学堂,是辽宁省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并具有博士后培养资格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和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来华留学教育示范高校。
近年来,学校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理念,分别与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监委合作共建沈阳市两邻学院和沈阳监察官学院;创办华为、新松、数智文商旅、先进材料及制备技术、人工智能语言服务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沈阳材料科学与研究中心、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骨科医院、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宝马集团等深入开展校企、校所合作;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所、双碳技术与政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并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由157家高校和企业参与的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