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经济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5所。在本省,有18所高校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47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经济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财经大学。
一、湖南经济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经济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经济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南本省开设经济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8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师范大学(576分)、湘潭大学(561分)、湖南科技大学(515分)、湖南农业大学(523分)、南华大学(50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师范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85 |
2 | 湖南师范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76 |
3 | 湘潭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70 |
4 | 湘潭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62 |
5 | 湘潭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61 |
6 | 湖南科技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31 |
7 | 湖南农业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28 |
8 | 湖南农业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26 |
9 | 湖南科技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24 |
10 | 湖南农业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23 |
11 | 湖南科技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15 |
12 | 南华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14 |
13 | 南华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11 |
14 | 南华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00 |
15 | 吉首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95 |
16 | 衡阳师范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90 |
17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78 |
18 | 湖南工程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77 |
2、湖南经济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经济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财经大学(642分)、华南理工大学(641分)、中央财经大学(633分)、中国政法大学(630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20分)、西南财经大学(614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606分)、合肥工业大学(603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03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44 |
2 | 上海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42 |
3 | 华南理工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41 |
4 | 中央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33 |
5 | 中国政法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30 |
6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20 |
7 | 西南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14 |
8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06 |
9 | 合肥工业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03 |
1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603 | ... |
38 | 吉林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500 |
39 | 广西民族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95 |
40 | 重庆师范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92 |
41 | 兰州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91 |
42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88 |
43 | 温州肯恩大学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88 |
44 | 合肥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84 |
45 | 福建江夏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81 |
46 | 宝鸡文理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58 |
47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批 | 44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经济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设有22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等10大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2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5项;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5152人(其中独立学院4949人),在校研究生7630人。
2、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等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等2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金融安全工程、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工商管理、会计、法律、公共管理、金融、审计等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国保险、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校;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2010年学校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有67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4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高校。拥有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7门,各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2门。获得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