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

2024-10-14 19:16:35

一、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

在最新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三个档次,全国一共有6所学校上榜!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第二档(B+级):安徽大学;第三档(B级):西南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二、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5最新)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和安徽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开设院校地区专业评级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量子信息科学A+
2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量子信息科学A+
3安徽大学合肥量子信息科学B+
4西南大学重庆量子信息科学B
5湖北大学武汉量子信息科学B
6长江大学荆州量子信息科学B
共6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大学简介

NO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NO2、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二)

北京理工大学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科建设释放新活力。学校坚持“四个面向”,遵循“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建设方针,统筹兼顾“学术追求”与“行业引领”,持续弘扬学科发展特色,逐步形成优势与特色、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

NO3、安徽大学(排名第三)

安徽大学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B+。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前5‰);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5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107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34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38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学校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6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50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