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吗?
不是,武汉体育学院不是双一流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优势学科专业为:体育教育、公共事业管理、休闲体育、运动康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康复治疗学、运动训练、新闻学。
附:湖北省双一流大学名单(共7所)
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共有7所,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省内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层次 | 国内排名(校友会)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7 |
2 | 武汉大学 | 武汉市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101计划 | 10 |
3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35 |
4 | 华中农业大学 | 武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42 |
5 | 华中师范大学 | 武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47 |
6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武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 | 51 |
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武汉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75 |
武汉体育学院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3年 | 博士点数量 | 1 |
硕士点数量 | 6 | 学校类型 | 体育类 |
所在城市 | 武汉市 | 办学层次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现有东湖(卓刀泉)校区、藏龙岛校区、东湖高新区(豹澥)和武当山校区,占地面积1820亩,本科生、硕博生、留学生15000余人。举办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拥有一所三甲直属附属医院、一所三甲附属医院。学校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校训,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办学7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优秀人才。
竞技体育特色鲜明。学生张香花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赛艇项目1枚银牌和1枚铜牌,实现中国划船项目在奥运会奖牌上历史性突破,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近四十年来,培养和输送了孟关良、杨威、程菲、管晨辰、王宗源、汪周雨、吕会会、孙悦雯、王子凤等一大批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累计在世界三大赛获得金牌217枚(其中东京奥运会上取得3金5银1铜);在亚运会获得金牌112枚(其中杭州亚运会上取得27金7银3铜);在全运会获得金牌127枚(其中陕西全运会上取得22金15银19铜)。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事业贡献奖”、获批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坚持开放办学。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和世界知名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体育局、行业体协和企业在科技服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等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建有中国铁人三项学院、中国水上运动学院、中国拳击学院、中国健美健身学院、中国龙狮运动学院及亚洲体操培训中心和国际体操联合会授牌成立的国际体操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