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244位,实力仅次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安徽省内排名第9位,排在皖西学院之上。
一、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268所大学上榜。其中,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位列全国第244名,仅排在西北民族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239 | 人工智能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B | 河北 |
240 | 人工智能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B | 江西 |
241 | 人工智能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B | 湖北 |
242 | 人工智能 | 西北民族大学 | B | 甘肃 |
242 | 人工智能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B | 黑龙江 |
244 | 人工智能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安徽 |
246 | 人工智能 | 福建理工大学 | B | 福建 |
246 | 人工智能 | 苏州城市学院 | B | 江苏 |
246 | 人工智能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B | 四川 |
249 | 人工智能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B | 天津 |
250 | 人工智能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B | 广东 |
2、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安徽省,共有10所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合肥师范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位列安徽省内第9名,超越了皖西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人工智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合肥 | 5 |
2 | 人工智能 | 安徽大学 | A | 合肥 | 48 |
3 | 人工智能 | 安徽工业大学 | B+ | 马鞍山 | 138 |
4 | 人工智能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芜湖 | 141 |
5 | 人工智能 | 安徽理工大学 | B | 淮南 | 166 |
6 | 人工智能 | 安徽财经大学 | B | 蚌埠 | 200 |
7 | 人工智能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芜湖 | 201 |
8 | 人工智能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B | 合肥 | 212 |
9 | 人工智能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合肥 | 244 |
10 | 人工智能 | 皖西学院 | B | 六安 | 260 |
二、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合肥师范学院共有40个专业上榜。其中,合肥师范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财务管理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汉语言文学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电子信息工程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人工智能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软件工程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通信工程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视觉传达设计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英语 | 合肥师范学院 | B |
三、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的人工智能隶属于合肥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2024年合肥师范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在全国共招生70人,学费为4900元/年。
专业定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课程体系《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就业方向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